(本篇文章邀請一寶媽的婦產科護理師分享備孕經驗談)

找到一個相愛的人結婚生子,與最愛的人一起生活,是妳人生藍圖中的幸福模樣嗎?有些人順利的照著這樣的劇本演出,但有些夫妻在求子路上似乎走的比其他人還要辛苦。如何開始備孕、備孕的生活和飲食又該注意些什麼呢?本篇文章會透過三大面向,帶妳了解到底該怎麼開始備孕!

 

一、身體健康檢查

備孕前,雙方應先完成身體健康檢查,目的是找到可能被忽略,卻會對胎兒造成影響的疾病,讓計畫懷孕的夫妻有開始的第一步。

 

生殖部分,男性的優勢在於,只要能夠提供精液進行檢驗,問題基本上就解決一半了。女性除了生理結構上需完整 (子宮、卵巢、輸卵管),隨著年紀增加品質和數量下降的卵子、各項內分泌的荷爾蒙都是能否成功受孕的因素。

(一)抽血

善用地方政府和醫療院所合作的「婚後孕前」檢查,讓計畫懷孕的妳,對自己的身體有個初步基本的了解。男女雙方皆須抽血,檢驗項目中基本且重要的是檢測B肝、梅毒和愛滋。另外建議女性自費加驗一些性荷爾蒙,如雌激素、黃體素和AMH。AMH 全名為 Anti-mullerian Hormone (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是由卵巢中未成熟的小卵泡所分泌,能顯示卵巢卵泡的庫存量,指數的高低是預測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標。

 

(二)輸卵管攝影

如果女性卵巢功能正常,子宮也沒有異常,另一項女性身體構造上常見的問題便是輸卵管,輸卵管最為重要通道,如果阻塞、不通,很可能導致不孕。

 

目前主流的輸卵管檢查是子宮輸卵管攝影 (Hysterosalpingogram, HSG),藉由X光片,評估輸卵管是否有病變、阻塞與積水及子宮是否先天畸形。檢查方式類似內診,固定好子宮頸並置入導管再注入顯影劑,顯影劑注射入子宮與輸卵管後,執行X光攝影。進行輸卵管攝影時,患者下腹會有輕微的酸痛感屬正常現象。

 

(三)免疫及其他慢性病

當抽血指數和生理構造上沒有特殊問題,但遲遲等不到好消息,應該再安排詳細的身體檢查往其他方向找答案。免疫和血糖的問題,是我在臨床上常見到影響懷孕的慢性病。

 

自體免疫過強,身體對於外來物會有自我防衛的機制,部分育齡女性患有紅斑性狼瘡、乾燥症或是甲狀腺亢進或低下,這都使她們在懷孕的路上比一般人要辛苦。初期為求穩定保胎,施打肝素、阿斯匹靈都非常常見,整個孕期藥物更是不能停,就怕控制不好,當媽媽的心願又落空。

 

在不孕門診中發現患有血糖問題的未來媽媽不計其數,通常這些女性會先被要求運動、飲食控制,並需至新陳代謝科做更進一步的評估。身體的醣分需靠胰島素代謝,胰島素會和產生雄性素的接受器結合,因而容易讓身體產生出較多的雄性激素,進而影響排卵、卵子品質、子宮內膜、月經週期,想懷孕當然不容易。

 

所以想要孕育一個生命,要先把自己準備好,我想這也是一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吧!

 

二、掌握黃金受孕期 - 基礎體溫 v.s 排卵試紙

正常育齡女性1年排卵12次,一次排出1顆卵 (自然週期一次排2顆卵的機率是百分之一),把握住排卵期做功課是提高受孕率的關鍵。然而,該如何正確掌握住排卵期呢?比較多人使用的是量測基礎體溫和使用排卵試紙,接著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兩種掌握排卵期方法吧!

 

(一)基礎體溫

基礎體溫 (Basal body temperature, BBT) 是指經6~8小時睡眠後,在尚未進行活動之前所測得的體溫,也是測量人體一天之中的最低體溫。女性的基礎體溫會隨著月經週期有所變化。一般備孕量測基礎體溫,主要是觀察基礎體溫中「高溫」和「低溫」兩者間的溫度差及其持續時間,通常排卵會發生在「體溫上升前」或「由低往高上升中」。排卵時,體溫會明顯上升 (一般高於排卵前0.3~0.5℃) 並維持在36.7~37℃達12-14天。

 

對於經期規則 (週期28天) 的女性,掌握基礎體溫的變化可以有效掌握排卵時間;然而並非所有人的經期都是規則的,善用排卵試紙可以幫助妳更有效判斷是否排卵。

 

(二)排卵試紙

1. 傳統排卵試紙

一般女性在排卵前體內會產生大量黃體成長激素LH,以便誘發排卵,黃體成長激素會大量分泌到血液中,並透過尿液排出體外,而排卵試紙就是透過檢測尿液中黃體成長激素濃度的方式來找出排卵日。排卵前約36小時血液中的黃體成長激素LH濃度會上升,卵子會在黃體成長激素激升後的12-24小時內排出。

 

但即使在了解自己的週期後使傳統排卵試紙仍有一定不便的程度,身為一寶媽的我自己使用傳統試紙的經驗,是在預測的排卵日前五天開始使用 (有時甚至第十天開始),但傳統試紙因為陽春的設計,檢驗時間和地點常常受到限制,檢測的CT線也常常讓我在判別時很困惑。

 

2. 伊必測排卵檢測系統

伊必測利用獨家的 PixoTech® 專利技術結合排卵試片和手機,利用手機精準判讀LH黃體成長激素的濃度,再透過伊必測App顯示三階段排卵狀態 (低、高、最高)、自動記錄、更運用智慧演算法技術,預測下一次排卵期並自動提醒妳進行檢測。

 

有些人開始備孕前,會先記錄基礎體溫和月經週期三個月,初步了解自己的週期狀況,再開始使用排卵試紙。透過伊必測,妳可以同時進行!一邊紀錄基礎體溫與月經週期,一邊進行量測,另外,每次的檢測結果都會進一步優化演算法,讓伊必測更精準定位屬於妳的黃金受孕期,讓妳備孕事半功倍!

 

3. 傳統排卵試紙和伊必測排卵檢測系統之差異

 

傳統排卵試紙

伊必測排卵檢測系統

價格

便宜

較高昂

試紙重複性

不可重複

不可重複

試片準確度

99%

99%

判別方式

自行肉眼判別

使用手機app智慧判別

判別準確度

考驗自行判別能力

精準三階段排卵狀態

 

單看這個表格比較難感受到兩者間的差異,但是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用智慧定位器取代人眼,用更科學有效的方法定位妳的黃金受孕期,讓求子的路再更輕鬆、容易!

 

使用傳統排卵試紙,價格上雖然較經濟,但是為了確保能夠抓到黃金受孕期,一個週期少不了10-20張試紙,甚至更多!而且因為沒有卡匣的設計,比較容易觸碰到尿液,較不衛生。伊必測利用智慧科技準確抓到妳的黃金受孕期,讓求子若渴的妳精準掌握自己的排卵狀態,希望下個月不再失望!

 

三、生活作息、飲食和心情

想成功懷孕,把握黃金受孕期非常關鍵,但是也不能忘了生活作息和飲食,需要依自己的狀況在備孕期間有所調整和改變。還有大家可能會忘記的心情!

(一)運動

「要活就要動」,這是亙古不變的老生常談。國際醫學期刊 - 生殖(Reproduction)的研究發現規律且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提昇精、卵的品質。再者,夫妻共同培養運動的興趣,無疑是增進感情的一環,可說是一舉兩得!

 

(二)睡眠

正在備孕的妳記得切勿熬夜,盡可能在11點前就寢。睡眠是人體自行修復的時間,對於備孕的妳來說更為重要!長期的睡眠不足會削弱免疫系統,更會影響精、卵的品質,長期不良睡眠品質的惡性循環,不利於受孕。

 

(三)飲食

避免油膩、刺激及辛辣等重口味的烹調方式,盡量攝取天然、原形食物,且五大營養素皆應均衡攝取。

 

(四)保健食品 (藥品、維他命)

另外,可適當使用以下常見的保健食品 (藥品、維他命) 來輔助整個備孕、養卵的過程。

  • 肌醇-維生素B8:幫助卵子發育更成熟,以提高受精率及受孕率;建議備孕中的女性可以每天固定補充500mg的肌醇至少3個月。
  • 葉酸-維生素B9:備孕期間每天固定補充600~1200mcg,使葉酸在體內維持一定的濃度以提高受孕率。懷孕期間更要記得持續補充葉酸,對於胎兒初期神經叢的發育極為重要。
  • Q10:愛美的人對Q10一定不陌生,除了可以維持青春美麗,備孕期間它可是養卵的神器之一啊!
  • 維他命D3:在2017年生殖醫學年會中發表的論文研究中指出,備孕中的男女,每日補充2000 IU的D3可提高精、卵的品質,進而有較高的受孕率。另外,在懷孕後期對於胎兒智能及骨骼成長亦有關聯。
    適合:35歲以上、卵巢早衰老化、功能不佳者、年齡增長而不孕等
  • DHEA:高齡或是卵巢早衰老化、功能不佳的不孕女性,常在醫師的建議下一天服用75mg的劑量,以改善卵子品質及減少染色體異常率,並降低高齡婦女的流產率。

 

(五)心情

懷孕生子,聽起來再平常不過的事,很自然很神聖,是人生大事。此時此刻妳求子若渴的心我感同身受。我們總覺得順其自然的「生小孩」,但只要開始有期待,這件事情就不可能真的「順其自然」。一個週期、兩個週期、三個週期過去了,妳越來越失望,渴望的心越來越強大;妳患得患失,放大所有疑似懷孕的可能。在心情緊繃不放鬆的惡行循環裡又怎麼能夠順利懷孕呢?

 

安排個約會,去外地走走晃晃或是回到妳們交往時最愛的餐廳,好好享受兩人世界,一旦懷孕成功了,這將是相當難得的甜蜜時光了!

 

四、結語

盡人事,聽天命,調整好體質並善用工具,祝妳好孕!

 

伊必測介紹

伊必測科技備孕是一個智慧排卵檢測系統,結合手機與排卵檢測試劑,讓妳在家就可以獲得精準的檢測結果。剛開始使用時,妳只需要簡單註冊伊必測APP,輸入自己的月經週期,APP就會幫妳預測下一次排卵期!到了預測的排卵期時,APP會提醒妳使用伊必測排卵檢測進行量測,妳的手機前鏡頭會透過機器視覺幫妳判讀當次量測結果,並用清楚的圖示告訴你的排卵狀態,分為低、高、最高三階段。除了自動紀錄外,量測結果也可以透過分享功能,即時告訴另一半唷。

 

本文僅供資訊參考,伊必測並不提供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參考資料來源:

1. https://www.ivftaiwan.com/share-detail/157/

2. https://www.healingdaily.com.tw/articles/%E6%8E%92%E5%8D%B5%E8%A9%A6%E7%B4%99%E6%87%B7%E5%AD%95-%E5%B8%B8%E8%A6%8B%E7%97%87%E7%8B%80/

3.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3141

4. https://www.e-stork.com.tw/article/view/13838

5.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77118

Access time: 2023/01/31